Copyright © 2005-2019 雪伦实业 版权所有


雪伦硅胶义乳:众所周知,在各类乳腺癌的分类中,有一种乳腺癌被医学界视为凶险。
它不仅来势汹汹,而且侵袭性强,又容易转移,按照目前的医疗水平来医治,善后效果差强人意。
它,就是雌激素受体(ER)、孕激素受体(PR)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(HER2)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类型:三阴性乳腺癌(TNBC)。
目前,来自医学界的数据显示,三阴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0%-20%,多发于绝经前女性。患者确诊后的生存期通常不超过20个月,5年生存率不足15%。
面对这一系列暗淡的数字,真的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克服这一凶险的顽症了吗
基因也会成瘾?
近日,来自英国癌症研究所(ICR)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新方法:通过阻断最新发现的一个“成瘾基因(addiction gene)”来治疗三阴性乳腺癌。
目前,该研究团队已启动了一项新药计划,来开发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靶向疗法。
一个好消息是,在研究过程中,英国的科学家们发现了37个与三阴性乳腺癌相关的“成瘾基因”。
什么是“成瘾基因”?
相信药物成瘾,大家都很熟悉;基因成瘾,恐怕是第一次听说吧。
成瘾,泛指对某种物质、行为方式形成依赖性,难以克服;如果被迫中止则会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。
基因成瘾是怎么一回事呢?
顾名思义,就是病理状态下细胞对某些基因功能呈现依赖性,而这个病理状态主要是指细胞发生了癌变。
基因成瘾,可分为癌基因成瘾和非癌基因成瘾。癌基因成瘾比较容易理解。癌的一些特性是由于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引起的,这些特性的维持当然依赖于这些癌基因的功能。
癌变的细胞有很多特性有别于正常细胞。简单地说,就是细胞癌变后,它的很多行为已经都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,细胞内部原有的平衡被打乱;
为了保持新的平衡,细胞或者会增加某些基因的“工作负荷”,或 通过“动员”其它一些基因来纠正失衡,解决压力。
这些被动员的基因在平时可能是默默无闻的、并不突出的角色(基因),甚至是可有可无,而现在却被“提拔、重用”成了关乎癌细胞生死命运的“要角”。
切断这些“成瘾基因”
其中,基因KIFC1是研究人员所发现的TNBC 37个成瘾基因中的一个,这些基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新药靶点。研究人员发现,阻断这些基因能减缓肿瘤的生长,而对正常健康细胞的没有影响。
该研究团队特别验证了KIFC1基因(又名HSET)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药物靶标,相关研究成果将为期盼已久的三阴性新型靶向疗法开发铺平道路。这项里程碑式的发现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《自然-通讯》上。
鉴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凶险,目前,医学界还没有相对应的靶向治疗方法,临床上治疗方式主要局限于手术、放疗和化疗。
在这项研究中,研究人员对182例乳腺癌样本进行了基因组学分析,以找出最活跃的基因,或者说是三阴性乳腺癌特别依赖的基因。
之后,研究人员进一步缩小范围,把重点放在已知可能与促进肿瘤生长和进展特征相关的基因上。在找到130个潜在的“驱动基因”之后,研究人员开展了RNAi沉默试验来测试这些基因的功能缺失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影响。
结果发现,这130个候选基因中,有37个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依赖,即这些基因在沉默时,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,但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。
进一步分析,研究人员揭示了一个集群13个三阴性乳腺癌成瘾基因呈现频繁上调,包括调节细胞周期检查点、DNA损伤反应的基因,以及恶性细胞选择性有丝分裂基因。
之后,研究人员验证了三阴性乳腺癌对其中一个潜在药物靶标KIFC1(又名HSET)的成瘾机制,该基因对于中心体扩增的恶性细胞的成功双极分裂至关重要。
而近年来也有大量研究表明,中心体扩增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,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。
该研究负责人图特(Andrew Tutt)教授表示,研究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系列新的基因缺陷,相信这些新的“成瘾基因”可以被用来寻找潜在的新型靶向药物。
该项研究由英国乳腺癌慈善机构Breast Cancer Now资助,该机构首席执行官摩根(Baroness Delyth Morgan)表示,这项重大发现为成千上万的女性提供了37条新的希望之路。
如果能够开发出阻断这些“成瘾基因”的药物,而健康细胞毫发无损,这可能正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在寻找的。